黑塞哥维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05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25810.html

引言:

年3月31日,感情易于冲动的德皇威廉二世,在他的首相冯·比罗亲王的陪同下,到达丹吉尔港,发表了一通好战的演说。他警告说,德国坚决主张摩洛哥保持独立,一切大国均有权在该国享有平等的经商机会,德国决不支持法国控制摩洛哥。

这通讲话是那个可恨的敌人蓄意加诸于法国的侮辱。德尔卡塞认为这只不过是德皇在虚张声势,打算予以揭穿,并迫其摊牌。但是银行家出身的法国总理莫理斯·鲁维埃不想冒险,他意识到德国人这次向法国挑衅是精心选择了恰当的时机的。因为当时法国的盟国俄国在满洲进行的战争中被日本人打得一败涂地,这场战争明显地暴露了俄国人在军事上的弱点。他们的精锐部队在远东被歼,他们的海军舰队,包括波罗的海舰队,也已沉没。

此外,年又在俄国全境爆发了一场革命,威胁着要推翻那播摇欲坠的反动沙皇的统治。如果这时德国人侵法国的话,俄国丝毫也支援不了法国,这正是巴黎所害怕发生的情况。法国政府很清楚,法国人自己对战争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国家仍然在为德雷菲斯事件和教会与政府之间的斗争而处于分裂状态。正如我们所见到的,由于这些国内的争吵,并由于服役期限由三年减少至两年,军队的士气已降至最低点。受辱的法国政府抑制了自己的自尊心,免除了德尔卡塞的外长职务,同意于次年初在西斑牙的阿尔赫西拉斯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当时各大国在德国的坚持下,同意尊重摩洛哥的领土完整,尊重其苏丹的统治权,而摩洛哥则为欧洲各国敞开门户。

法国决心将摩洛哥纳入其正在扩大的北非帝国的企图,暂时被德国挫败了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在感受到德国人这次打击的剧痛之余,认识到柏林政府一心要利用眼前的机会——俄国暂时的瘫痪状态和英国仍在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为增进与法国之间的“友好的谅解”而与法国缔结一项军事协定-对法国发动战争。法国人本能地感觉到丹吉尔危机标志着欧洲正在走向战争。这场战争是德国人不久即将挑起,而法国人又无法逃脱的。查理·佩吉是一个具有神秘的特异功能的诗人兼新闻工作者,他在巴黎报纸发表德皇在丹吉尔的演说的当天上午便感受到这一点了。他写道:“我和其他每个人一样”,于那天上午九时来到巴*,“也和其他每个人一样,在十一时半便明白了这一点:在德皇发表演说的那两个小时之内,在我的生活中,在我国的历史中,在世界历史中,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欧洲人正在走向年的重大转折点,并且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柏林的军国主义者,像三十年以后的阿道夫·希特勒那样,正在日益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他们凭借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意欲何为。那时伟大的德国军事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伯恩哈德将军正在辛勤地写作《德国与下一次战争》,该书预定于年出版,他在书中附和费希特、黑格尔、特雷施克和一些次要的德国思想家们的学说,卖力地重复那古老的条顿口号“战争和征服是生物界的需要”。他特别强调“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它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

年当该书即将出版之时,德国人又在摩洛哥挑起另一次危机,这使得人们觉得德国人似乎认为毁灭法国的时刻已经到来。在那一年的7月1日,德国炮艇“黑豹”号驶进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黑豹”号的出现,其表面上的原因是为了“德国的利益”,实际上是再一次对法国进行恫吓,因为在六周之前,法国军队应摩洛哥苏丹的吁请占领了被叛军围困的首都北兹。于是欧洲各国的使馆又惊惶起来,唯恐阿加迪尔事件是德国发动一场欧洲大战的序幕。德国的军舰,即使只有一艘炮艇在这一水域突然出现,也必然会使英国海军部感到震惊。脾气暴躁的英国财政大臣、威尔士人劳合·乔治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警告德国说,在这一危机中,英国将支持法国,于是柏林便悄悄地后退了。法国人虽然坚强,但还是愿意与德国人修好,在11月4日与德国签订了一项协定,将法属刚果的两大片土地割让给德国,并同意摩洛哥保持“门户开放”,以换取德国最终同意不再反对法国做摩洛哥的保护国。一场德法战争又一次避免了,但也不过如此而已。德国依然是有所失的,它被迫放弃了反对法国控制摩洛哥的立场。此外,或许柏林的统治者并未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已迫使英国与法国建立了一种更加密切的关系。在发生了阿加迪尔危机七周以后,英国国防委员会在阿斯奎斯首相主持下,在伦敦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同意一旦德国向法国发动攻击而将英国卷入的话,英国将立即投入六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在法军的左翼作战。两国参谋人员之间的会谈已制定出行动的细节。法德两国都打算在战争中投入二百万士兵,因此英国投入的兵力相对看来是很微少的,但是在迫切需要支援的时刻,这个支援的重要意义是远远超过其兵力的人数的。

柏林似乎已决心与这两个西方的民主国家为敌,并且不断地向它们挑衅,完全不理睬伦敦和巴黎寻求与德国达成某种体面而友好的谅解的心情。因为甚至在法国的首都,至少有两股力量在寻求与德国“和解”,他们对德国人的脾气都没有摸准。法国的社会党人,在若雷的鼓舞下,以为他们的同党,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将会阻止德国的军国主义获胜,从而阻止德国走向战争,法国激进党的新领袖约瑟夫·卡约则相信,通过商业与财务联系,可以与德国达成和平谅解。

卡约于年首次当选为总理,上合伊始便爆发了阿加迪尔危。也是一位杰出的理财家,在他进入政界之前,已擢升到财政部的最高职位;而且他还是一个自由派的财政家,因为他主张征收所得税。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盛气凌人的人。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使德国在阿加迪尔的挑衅未能发展为一场德法战争。卡约背着本国的外交部长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并于11月4日与德国达成协议。他希望将这一协议作为一个起点,发展成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协议,从而最终使德国的商业活动进入世界大多数殖民地,并导致法德两国在欧洲的经济合作。他在法国的敌人为数甚众,因为他有一种招人怨恨的天才,甚至连那些赞同他的人也会被他激怒,转而反对他。他的敌人怀疑他当真要放弃与俄国的联盟,放弃与英国的“友好的谅解”,以达到与德国长期和睦的目的。这种做法,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将法国置于德国的摆布之下。卡约本人则认为法德两国达成和解是阻止一场欧洲大战的唯一途径;而在这样一场大战中,德国是可能获胜的。

柏林并不理睬卡约的主动表示。威廉皇帝的德国宁愿依靠自己的力量取胜,主要地是依靠它那不可战胜的陆军,和它那正在迅速发展已威胁英国海上霸权的海军。卡约与后来的三十年代的激进社会党中他的接班人一样,并没有认识到当德国人想以征服者自居时,对他们一味迁就,只能刺激他们的胃口。而当他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为时过晚。当初勉强同意他将一大片法属刚果地区割让给德国的议会,由于他对德国的这种姑息做法而将他推翻。年1月雷蒙·彭加勒接替了他的职位。彭加勒认为,由于德国一心一意地随时都想发动战争,对德国不能姑息。他还认为法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便是做好准备,以对付德国的新的进攻。他之所以这样想,其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个洛林人。

在一个仍然为政见纷纭、政局不稳,且人心趋向非战主义所苦的共和制的法国,这项“首要任务”能否完成?尽管遭到克莱门梭的激烈反对,彭加勒还是在年1月16日被国民大会选为总统,但是后来人们指控他是一个战争贩子,并指控他挑起了与德国的战争。“彭加勒意味着战争!”成为他的某些敌人的口号。虽然这种指控有无真实根据令人怀疑,但是法国人民无论如何是不愿意打仗的。克莱门梭年2月10日在参议院宣称: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和平是因为我们需要和平来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是非战主义者,但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如果有人将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决不退缩。”他这番话似乎表达了这个国家的情绪。

年8月,由于德国在一个月以前扩大了它的兵力,法国的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才勉强投票同意将士兵的服役期由两年增加至三年。尽管如此,法国常备军的人数仍然少于德国。然而,三年服役期的规定在这个国家是不得人心的。在年春的普选中,激进党人与社会党人联合起来组成“左翼集团”,以恢复二年服役期为竞选口号,结果就恢复了他们占压倒多数的地位。这次选举实际上是一次赞成和平的公民投票。若雷的社会党在议会中赢得了引人注目的一百零四个席位,卡约的激进社会党所赢得的席位比这还要多-一百七十二个。这两个人都要求与德国和平相处,并认为那是可能实现的。即使赢得和平的机会甚微,如果年那个紧张的春季和初夏未曾发生过三次政治谋杀的话,他们也许会成功的。这三次谋杀不仅搅乱了法国,而且搅乱了整个欧洲。

两次谋杀发生在巴黎,一次发生在遥远的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小城市里。年3月16日卡约的妻子用手枪打死了《费加罗报》的编辑加斯顿·卡尔福特0。7月31日,若雷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内被一名右翼狂热分子暗杀。法国的两个控制议会和维护和平的最大的政党的领袖突然脱离了政界,因为卡约立即辞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

在这两起发生在巴黎的行刺案件之间,还有另一起行刺事件发生在一千英里之外。6月28日哈布斯堡王位的继承人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在波斯尼亚的一座城市萨拉热窝被一个年轻的塞尔维亚狂热分子所杀,从而点燃了那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花。

伸斯麦于年被那位年轻而刚愎自用的威廉二世免去首相职务后,在痛苦的心情下一直活到年。他曾预见到这一点。在他去世前不久预言:“迟早总会有一个巴尔干的蠢货挑起一场欧洲大战。”在利用战争锤炼出一个现代的德国后,他一直在努力争取持久的和平,以便使他那个刚刚统一的国家利用和平时期巩固其在战争中的收获。

法国人被他们国内的争吵及卡约夫人这场戏剧所吸引,因此很少有人能理解,一个奥地利大公在一个遥远的巴尔干国家的城市里被暗杀,怎么竟会严酷无情地在欧洲引起一场武装冲突。也许在英国、德国、奥地利和俄国也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这一点。或许连这些国家的政界人士都不理解,因为除奥地利的政治家外,他们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做出几乎是疯狂的努力,想方设法去避免这场战争。甚至连那些呆头呆脑的奥地利的政治领袖们也认为要打垮这个小小的塞尔维亚-他们相信塞尔维亚政府卷入了谋杀弗朗西斯·斐迪南的事件,并应对处于分裂状态的奥匈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骚乱负责,--他们所进行的只是一场可以迅速取胜的局部战争。

但是,那日益加剧的民族斗争,狂热的重整军备,列强分裂为两个敌对的军事阵营,那将土耳其人逐出欧洲(土耳其在欧洲部分的桥头堡君土坦丁堡除外)的-年巴尔干战争,以及新独立的巴尔干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维也纳与圣彼得堡之间、还有它们各自在柏林和巴黎的盟友之间都已经恶化了的关系一所有这一切情况都使欧洲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欧洲就好似一只火药桶,萨拉热窝的火星一旦碰上了这只火药桶,必然引起爆炸。在狂乱的欧洲各国政府机构中任职的小人物对于这场战祸的降临看来是无法阻止、也无能为力的。

奥匈帝国实行动员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针对奥匈帝国于7月30日实行动员。第二天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于十二小时内撤销动员令。俄国对此未作答复,8月1日德国实行动员并向俄国宣战。此时柏林接连不断地向外发出最后通牒。7月31日柏林向巴黎发出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十八个小时内答复法国是否将保持中立。如果法国保持中立,法国须将其土尔及凡尔登的要塞移交给德军,而这两处要塞正好位于德国人越界进入法境的通路上。8月1日法国政府回答说:“法国政府将根据其自身利益行事”-它甚至不屑于答复这个关于将其防御工事移交给德国人的无理要求。同一天,法国发出总动员令。8月3日,德国正式向法国宣战。此时的柏林正处于一种战争狂热的煎熬之中,对于一切敢于应战者,它都要与之较量一番。

只剩下一个疑问尚未明了,那就是英国将如何行动。这个问题由德国政府解决了。它于8月4日入侵比利时,而比利时的中立是英国曾与其他大国一道庄严予以保证的。此时,犹豫不决的英国政府便发出了一纸最后通牒:如果德国军队占领英国海峡对岸的佛兰德地区时,英国决不会袖手旁观。它要求德国人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并在8月4日午夜之前宣布尊重这种中立。但是德国人并不理解英国人的性情,正如他们在第二次碰到同样的情况(将在本书达到高潮的那几章内详述之)时也不理解一样。

结束语:

德国首相贝特曼·赫尔维希对英国驻柏林大使大发雷霆,指责英国“对一个有宗族关系的国家。竟然干出这种不可思议的事,而英国这样干,只不过是为了遵守一张等于废纸的条约!”由于首相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德国人,他没有意识到他这番话会在全世界造成反响,给德国带来不利,并将继续影响着德国。直到1/4世纪后,另一位德国总理(希特勒)又一次把德国写给比利时的保证视为“一张废纸”。这后一位总理使这种非法似乎成为任何一届德国政府的惯用手法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