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铁壁之围,聊另一个视角下的德国和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如果俾斯麦能多活20年,一战是否就不会爆发了?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第1次世界大战

其实之前我对一战的了解程度不及二战。

只是知道什么“大公遇刺”是导火索,协约国与同盟国彼此“撕逼”,而且,原本属于同盟国阵营的“见风使舵”,跑到了同盟国阵营,本来大家都想着是几个月的局部战争,没想到因为各种原因拖成了长达4年的“世界大战”(主要战场其实依旧在欧亚大陆),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表示“哥,不打了,歇歇成不?咱聊聊吧”,于是提前退出。西边的法国、英国以及千里迢迢来捡“红利”的美国则表示“好啊好啊”,然后一战就结束了——只聊框架,其实几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还是知道的,这里就不用细细展开了。

德国

以我读西欧历史的感觉,整个欧洲大陆上最“剽悍”的国家一定是德国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差不多是凭一国之力“向全世界开炮”。不过,侵略就是侵略,不义之战终将以“正义打败了邪恶”这种必然方式结束。

关于一战的德国,我可能想聊聊。从《铁壁之围》提供的德国视角,我看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或许是年少时得病(由于出生时发生臀位生产,他患有厄尔布氏麻痹(ErbsPalsy)以致左臂萎缩),他的心理上可能有一点空缺,极度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这种心理并不难理解,就像越是风骚的人越是喜欢在人前装纯真。

威廉二世登基为德皇纯属偶然,这或许就是命运的选择——如果不是他的父亲腓特烈三世只做了99天的皇帝,他或许要熬很久。

这就像一个不怎么好笑的玩笑,没准儿英国女王还没驾崩,王储先死了。朱元璋表示,我的痛,你不懂。

年,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成为德国皇帝,一个野心勃勃急于证明自己的男人,一个亟需通过扩张以化解国内矛盾的帝国,一个处处充满矛盾与暴力的世界,这样的“三元素”,注定像氢气与氧气被点燃,要爆发出震荡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威力。

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年,威廉二世命令俾斯麦辞职,让这位促成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关键人物”告老还乡。据《铁壁之围》中提供的描述,这位“铁血宰相”十分专横,而当我看到俾斯麦与李鸿章的合照,还是能从面容上看出两者的性格。

事实上,俾斯麦比李鸿章还大8岁,但李鸿章整体呈现出的“暮色”远甚于俾斯麦,

威廉二世让这位*坛老手、资深官僚远离权力场,也必然属于帝王心术的一部分。威廉二世荣登皇位,迫切需要一帮嫡系来巩固权力,让俾斯麦一系的人让权让位,威廉二世自然可以更从容地培养效忠于自己的高级公务员队伍。

这是当务之急吗?肯定是的!

俾斯麦人不在朝堂,但在德国*坛依旧有话语权,即使是在他退休后,也一直猛烈批评威廉二世的*策,直到年7月30日——俾斯麦病逝,享年83岁。

假定俾斯麦能活到年,一战的爆发或许不会那么顺利。作为戎马一生的俾斯麦,他对宏观局势的分析远胜于年轻的威廉二世,而且,作为偏保守的老派*治家,他可能会认为以外交方式斡旋远比用枪炮较量更有性价比。

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没有夹杂私人恩怨,生性冲动鲁莽的威廉二世,也不愿保持必要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扩张欲望。

在《铁壁之围》的开篇,我看到的是一位有些手足无措的帝王和一个显得有些激动的帝国。费迪南大公遇刺,威廉二世作为他的好友,难免是吃惊且伤心,而这位王储之死,似乎也给所有人——确切的说是那些“野心勃勃之人”——有了一个“掰掰手腕儿”的充分理由!

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相较于国力强盛的德国,*事实力显得薄弱的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更像是一战中的配角。话说,这奥匈帝国是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奇怪组合”——这个国家有一种奇怪的“二元*治”,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它的奥地利帝国皇帝同时是匈牙利王国的国王,但匈牙利王国又高度自治。

严格来说,这个帝国就像古罗马时期的东西罗马,虽然是统一的,但你也可以说是分裂的,表面的平静酝酿着各种不安定。

至于奥斯曼帝国,就更“可怜”了。阿拉伯人似乎早已失去了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的骁勇,偌大的帝国里数个民族百年来的冲突始终未能平息,相较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满世界的开殖民地搞扩张,奥斯曼帝国只能羡慕地看着——吃不到碗里的恐怕才是最好的。

对于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而言,它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初心恐怕还是转嫁越发严重的国内矛盾。毕竟,它们可没有那么多殖民地可以“调和”。

战争的作用可以树立一种“一致对外”的氛围,如果细挖历史,我们能找到太多的案例。比如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也是被逼得不得不参战,整个国家都开始“一致对外”,国内空前团结。

以我看《铁壁之围》的感受,奥匈帝国参战没有德国的激情,也没有德国的实力,但王储被弄死了,你又不能装孙子——大有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精神。

当然,奥匈帝国的这种“献身”,倒是真的书写了历史——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都是从奥匈帝国中分裂出来的。

人民

好像我们读“大历史”,主角都是各国顶尖人物,而历史背景下的广大人民似乎都是影子、配角。的确,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国家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人民只有服从的义务——哪怕从宏观上看是侵略战争。

在一战中,不管是德国、奥匈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其实是有不少民众是相当支持战争的——但这里的到底是哪些人构成,《铁壁之围》并没有给出足够多的说明。

我想,有民众支持战争并不奇怪,原因有很多,例如民族主义、自身所处集团(海外殖民地)的利益以及*治宣传的功效。

就说二战吧,不少日*不是坚持认为自己是在“兴建大东亚共荣圈”,自己的行径不是“侵略”而是“拯救和重建”么?——我呸!

然而,就像杜甫的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一旦开打,全国的资源都要优先供应前线,老百姓的日子其实是很不好过的。

反正我个人是坚决反对战争,因为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其实“疫情”已经有点“战时动员”的意思了,大家可以想象当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说回一战中的同盟国视角。

首先,家里的男性能作为战斗力的基本都上前线了,考虑到“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潜艇大战”等的存在,战场上的人大概率是当了炮灰,人亡家破这是必然的结果;其次,不能上前线的男人、能作为劳动力的女性和儿童,会被安排进*工厂或者后勤生产工厂中为前线提供补给;第三,由于正常的农业生产与商品贸易中止,配给制的存在引发生活物资短缺、黑市贸易繁荣、社会动荡加剧(抢劫、偷盗、性侵等)。

同时,为了安抚前线的战士们,极少部分女性为了生存或主动或被动地提供“特殊服务”——这还是算“有组织有纪律”的“半官方活动”。

再次,是人民对战争观点的转变。这恐怕是最为核心且最为令人恐惧的。虽然早期的配给制还能让人果腹,但随着同盟国的颓势频现,人民的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各个区域开始建立自己的贸易壁垒,区域内的农业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也产生了冲突,而更为致命的是特权阶层与平民间的矛盾。

站在局外人视角,一个战争国内部发生这样的动荡,基本是“亡国之态”,更不用说俄国兴起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对民众带来的思想冲击。

同盟国的统治者和人民都在失败的一战中吃了亏,增长了经验和教训。当然,这一切似乎只是为30年后的另一端历史,埋下伏笔。

铁壁之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同盟国认为己方有望轻松获胜。但是,随着德国对法作战计划战败,奥匈帝国的*队蒙受沉重损失,速胜的希望很快落空了。对于同盟国来说,这场战争现在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包围战。英国实施了无情的封锁包围。德国和奥匈帝国无法获得*需物资和食品,他们的士兵面对着武备更好的敌*,两国平民面临着饥馑。征服和劫掠、陆上攻势、潜艇战都无法对抗或打破封锁包围。同盟国陷入了协约国构筑的不断收紧的铁壁之围当中。

这是我第一次知晓“铁壁之围”的概念,其实通过《铁壁之围》的附图,一战的主要故事也基本是在一个“包围圈”中进行的。在这本书中,我们得以看到同盟国的统治者与民众不同的挣扎。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为了战争的“正义性”进行各种蛊惑人心的宣传,难以想象在战争之初的年、年,同盟国国家和人民几乎是竭尽全力地真心主动参与,似乎所有人都忘了侵略意味着注定的命运。

可是,人类真的会从战争中吸取教训吗?

我想,我不知道,只能说,但愿能吧!

《铁壁之围》并不是一本读起来饶有趣味的故事书,它的学术性很浓,且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对于我而言,《铁壁之围》的意义是让我重新认识了二战——是的,重新认识了二战。德国的高度集权化,似乎就是从一战几个帝国的内部崩溃习得了教训,而且,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动员,让我们看到了“思想洗脑”的终极可怕。

然而,更大的意义在于,我又一次意识到。战争时代,在组织面前,一个人与一台机器无异,机器有时会出毛病,人有时会违逆上意,如果不能改造修好,那就只能毁掉。

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们,醉生梦死于这个娱乐时代的人,也不见得就是“甘于沉沦”,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个世界和时代的真实,选择了一种活法,而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